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“三农”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
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——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综述
中纪委网站:紧盯国资监管责任落实 推动补齐管理短板

媒体曝光案件才能依法进行? 评:让正义不再迟到

发布时间:2013-08-19  来源:新华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(记者姚友明、闫祥岭)案情不一,案件办理进度必然有差异,但这种差异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。如果有人无视法律规定,以似是而非甚至不可思议的理由任意处置案件,无疑就值得警惕了。

  近来引起公众关注的几起案件,因为存在人为拖延的嫌疑,办案者履行职责的意愿和水准受到广泛质疑。河南“摔婴案”中涉嫌犯罪的民警仅被“关禁闭15天”,直到媒体曝光才被刑事拘留;广西“蓝某被强奸案”发生后4个多月内,当地检察机关先后以受害人年龄存疑、犯罪嫌疑人不知道受害人未满14周岁等为由,不批准公安机关逮捕。此前还有“居民商铺遭强拆法院立案10年一直不开庭”“一纸法院裁决历时近两年才送到当事人手中”等让人无法理解的事例不断披露。

 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,一些案件办理出现重大转变,往往是在媒体曝光引起公众关注之后。这就带出了一个问题:如果没有媒体曝光,这些案件还会被依法公正处置吗?

  我国法律对权力运行的程序和边界均有明确规定,对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也有明确要求,一些案情并不复杂的案件,办理起来却会偏离法治轨道,能拖就拖、能捂则捂,难免让人怀疑办案人履行职责的诚意和能力,怀疑“护短捂丑”作风问题背后是否有腐败。

  当媒体曝光与否成为案件办理能不能依法进行的关键因素,依法办案的严肃性就已经被大打折扣。被动作为的背后,是缺乏对职守的忠诚、对法律的敬畏、对民意的尊重。“拖”“捂”之下是法律被亵渎、正义被损害。正义姗姗来迟,使受害人在漫漫等待中身心俱损,让公众在疑惑焦灼中安全感降低。

  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”,中央的要求应当成为全体司法、执法者的职业追求。即便有法不依、执法不严的办案行为只是个别,也应高度重视其社会影响、职业危害。严格依法办事、积极履行职责,让正义不再迟到。

中国参政网摘编任薏宏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(京贸中心)二层15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